肾病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,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1个肾病患者,且年轻化趋势明显。肾病发病机制复杂,受年龄 、性别影响不大,但一些坏习惯却很容易伤肾,埋下很大的健康隐患。

  不重视诱发疾病的控制和治疗

  一些慢性疾病现在成为引发肾衰竭的重要原因,排在前三名的是:糖尿病、高血压和高尿酸。其中糖尿病引发的肾功能损害,已成为导致尿毒症的首要原因。因此要预防肾衰竭、尿毒症的发生,首先要控制好这些基础病。糖尿病患者更应该重视血糖的控制,坚持用药、管理饮食,保持血糖水平长期稳定,这样即使病史比较长,但造成肾损害的几率也会大大下降。

  

 

  对肾脏健康关注度不够

  肾病是比较“沉默”的疾病,潜伏期比较长,这也是一些可能当时检查肾功能无异常,后期出现肾脏损害却不知道的原因。对于肾病患者来说,更要重视肾功能的保护,日常生活改掉伤肾习惯如熬夜、吸烟,滥用药物,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医嘱用药、管理饮食,院外积极与医生沟通病情,定期复诊,全方面的掌握病情,相信病情会更稳定,不会悄然发展到肾衰竭你却还蒙在鼓里。

  不坚持治疗、不坚持复查

  有些患者认识不到肾病的重要性,认为和感冒一样,治好了就不用管了。如上面的病例,他8岁发现肾炎,蛋白尿转阴,没有进行过后续检查、复查、监测,肾功能却一直在悄悄的损失,直到尿毒症。

  慢性肾病病程较长,病理类型好、肾功能受损较轻的患者通常治疗一段时间都能得到缓解,达到临床治愈。但肾病易反复,暂时缓解不等于一劳永逸,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治疗,复查,才是保护肾功能长期稳定的关键。